衍圣公孔胤植降清考正
2020-11-26 05:32:52
  • 0
  • 0
  • 34
  • 0

1974年1月18日,“批林批孔”运动展开。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中,春秋以来中国最伟大的哲人孔子称为历史上最大的反面典型,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。四年后的1978年7月18日,《光明日报》史学版头条用通栏标题、四分之三版面刊出一篇五千余字的文章,《孔子教育思想试评》。此文提出:孔子的教育思想要辩证地看,如“有教无类”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”等论点,是“值得肯定的”。这篇现在看起来观点并不新鲜的文章,却引起了敏锐的驻华记者的关注,日本共同社驻京记者福原当天发回一篇报道称:“文革后第一篇正面评价孔子的文章出现了”,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,孔子的声望在中国落到了2500年以来的最低点之后,这是一个新现象,一个民族对先贤的评价开始一点点复苏。甚至,他重新以圣人的姿态,屹立在众多儒家信徒的心中。

但是,那场浩劫为孔子,为儒学,为中华传统文化带来灾难实在太深重,特别是对孔子的所谓批判太浩大,以至于至今很多人无法适应孔子的“平反”,依然挥舞着批判的大棒,久久舍不得放下。而21世纪的今天,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思维的活跃,很多人通过对经史的深入研究和富有逻辑的思考,逐渐改变了对孔子的看法。

对孔子和儒学仍然持批判态度的人似乎是无法继续下去了,于是乎就扒出另外的一些所谓历史佐证,以批判孔子后人,特别是历代衍圣公,来射孔子。其中最为多见的是孔子六十四世孙,明清之际的衍圣公孔胤植。原因是他投降李自成和满清,并上《初进表文》和《上剃头奏稿》,有负于历朝历代对孔氏的优渥,丧失民族尊严。

然而,这《初进表文》和《上剃头奏稿》笔者翻遍了《明史》《南明史》《山东省志》《曲阜县志》甚至是《阙里志》,也没有找到其出处。即便是在《清史稿》《顺治实录》《康熙实录》里面,也没有找到。那么,这两篇文章究竟出自哪里呢?笔者经过多方查找,终于找到出处:文革前整理文革后出版的《孔府档案》六三O八卷之一和六三O八卷之十二。

1963年7月,在山东省委宣传部和曲阜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的积极支持下,杨向奎(顾颉刚学生,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、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、封建后期史研究组组长)带领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刘重日、胡一雅、钟遵先、张兆麟、何龄修、郭松义、张显清七人,来到曲阜一同与曲阜师院历史系的骆承烈、郭克煜、孔令彬组成十人的业务班子,在曲阜文管会的帮助下,由杨向奎全面领导,开始了较大规模的选录工作。同时,杨向奎确定了选录原则:明代档案全抄;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档案重点选抄,之后的适当选抄;民国时的档案不要。

1978年改革开放后,在国家古籍整理等一系列政策引导下,这些卷帙浩繁的档案再一次进入全面科学整理与研究的新时期,重新回归大众视野。 据骆承烈回忆,十五年前整理的资料共有三份复写本。文革时期,他将包括手中的一份复写本在内的 文物封在十四个大箱子里完好无损。文革后,三份资料仅剩曲阜师范学院保存的一份。1979年,骆承烈等人向杨向奎教授建议将这批资料出版,得到同意与支持。

而历史上的衍圣公孔胤植在明清两朝有哪些举动和表现呢?《明史》和《清史稿》和其他的史料的记录并不全面详细。万历四十七年(1619年)袭封五經博士,因堂伯父衍圣公孔尚贤去世,子二人:孔胤椿、孔胤桂,都早于孔尚贤去世,且无子嗣。故孔胤植过继大宗承嗣。天启元年(1621年)袭封衍圣公,天启七年(1627年)加封太子太保,崇禎三年(1630年)晋阶太子少傅。崇禎十三年(1640年)山东饥荒,疫病流行,孔胤植减免粮税,又出资放粮。著有《述圣图》一卷。

在明帝实录里面,对孔胤植有以下简单记载:

授翰林院五经博士孔胤植等官。(别史《明实录熹宗实录卷之二》)

准五经博士孔胤植管理衍圣府事。(别史《明实录熹宗实录卷之七》)

准五经博士孔胤植袭封衍圣公。(别史《明实录熹宗实录卷之七》)

癸卯(崇祯三年),上幸太学,行释奠礼。先期,征衍圣公孔胤植、五经博士颜光鲁、曾承业、孟弘誉陪祀。(崇祯实录卷之五)

衍聖公孔胤植加太子太傅(别史《崇禎实录卷五》 )

衍圣公孔胤植捐赀助饷,帝嘉其急公。(清康熙纂修明史翰林院检讨汪楫编著《崇祯长编》)

衍圣公孔胤植进马。(《崇禎長編》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二)

以上史料未见孔胤植降李自成之记载。

满清入关后,亦未见孔胤植降清之记载。

顺治元年,授孔子六十五世孙允植(为避雍正名讳改书允植或衍植。)袭封。《清史稿 .卷一百十五 志九十》 

顺治元年,复衍圣公及四氏翰博等爵封,命孔允植入觐,班列阁臣上。《清史稿 .卷一百十五 志九十》

以上虽有授袭和命入觐,而未见记载有降表及《上剃头奏稿》。

九年,世祖视学释奠,召衍圣公孔兴燮及四氏博士赴京陪祀观礼,自后以为常。《清史稿 .卷一百十五志九十》。

任职于满清乾隆至道光年间的江苏仪征人阮元,在他撰写的《揅经室集》中,简要记载了孔胤植入觐满清顺治的过程,亦未见有《初进表文》及《上剃头奏稿》: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,允山东抚臣方大猷之请,饬官崇祀复衍圣公及诸恩例,衍植因乘传入觐。上遣官迎劳于邸,第给饩廪甚厚,陛见班列阁臣上,赐茶及宴,恩礼有加,仍命以太子太傅,袭封衍圣公。二年,赐三台银印。四年冬十二月辛巳卒,遣官祭凡九。谕工部给资营冡。五年子兴爕袭爵。

在各种批判孔胤植的文章中,还有一说法,即孔胤植降清后,满清赐第。其实,孔氏在北京之住宅,在明朝初期就有。其中太仆寺街衍圣公官邸,从明清居住至上世纪中叶。现在是北京市外事服务职业高中。

关于北京衍圣公府,史书中亦有详细记载:

洪武元年三月,徐达下济宁,克坚称疾,遣希学来见,达送之京师。希学奏父病不能行,太祖敕谕克坚,末言“称疾则不可”。会克坚亦来朝,遇使者淮安,惶恐兼程进,见于谨身殿问以年,对曰:“臣年五十有三。”曰:“尔年未迈,而病婴之。今不烦尔以官。尔家,先圣后,子孙不可不学。尔子温厚,俾进学。”克坚顿首谢。即日赐宅一区,马一匹,米二十石。明日复召见,命以训厉族人。因顾侍臣曰:“先圣后,特优礼之,养以禄而不任以事也。”(《明史》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)

仁宗践阼,彦缙来朝。仁宗语侍臣曰:“外蕃贡使皆有公馆。衍圣公假馆民间,非崇儒重道意。”遂赐宅东安门外。《明史》 卷二百八十四 列传第一百七十二)

镶蓝旗蒙古都统署在北,详衙署。西有衍圣公第。明史衍圣公传:英宗复辟,孔宏绪入贺,朝见便殿,帝握其手置膝上语良久。宏绪才十岁,进止有仪,帝甚悦。每岁入贺圣寿,帝闻其赐第湫隘,以大第易之。案:衍圣公第,旧在东安门外。今第在太仆寺街者,即明英宗所赐。(清.朱一新《京师坊巷志稿》)

综上所述,今人对明清之际的衍圣公孔胤植的各种批判,特别是关于《初进表文》和《上剃头奏稿》,纯属别有用心者之杜撰和污蔑,至于是谁,可能这人还活跃于世。

版权所有,可转发,不得转载。

作者:颜波,字文济,山东泗水人,复圣颜子第七十八代孙。

 
最新文章
相关阅读